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性学术刊物,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通过论著、临床研究及短篇报道等栏目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内容。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及医药信息,欢迎从事医学卫生事业的人员踊跃投稿,并优先考虑属国家、省、市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                

揭秘生物钟:环境信号如何调控表观遗传

时间:2024-12-26 14:38:12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环境信号对生物钟的影响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pigenetic Control of Circadian Clocks by Environmental Signals”的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环境因素如何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调控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生物钟的运作原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的生物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文章首先回顾了生物钟在粗糙脉孢菌和哺乳动物中的保守运行机制,强调了其在不同物种间的广泛适用性。生物钟是生命体内部维持时间顺序的重要机制,它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节生理活动。然而,生物钟的精准运行离不开复杂的调控网络,其中表观遗传修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着,文章详细讨论了光照、温度、营养及代谢分子等环境信号如何影响染色质的修饰,进而调控生物钟基因的表达。例如,光照作为最主要的环境信号之一,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转录因子,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而温度、营养状态等其他环境因子,也能通过不同的分子途径,与生物钟系统相互作用。这些发现揭示了生物钟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表观遗传调控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还指出,尽管当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前沿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不同环境信号是如何精确地协调和整合,以实现对生物钟的精细调控?此外,表观遗传修饰的具体分子机制及其在生物钟调控中的角色也需要进一步阐明。这些问题的解答将为理解生命体的适应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刘晓研究团队的工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环境信号如何调控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全面框架,也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突破性发现,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带来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