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性学术刊物,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通过论著、临床研究及短篇报道等栏目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内容。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及医药信息,欢迎从事医学卫生事业的人员踊跃投稿,并优先考虑属国家、省、市科研基金项目的论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6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46/R

邮发代号: 78-13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0253-3626
  • 国内刊号:50-104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心肌梗塞后心肌重塑与PDGF-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心肌重塑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PXF-B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PDGF-B表达均增加,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型、Ⅲ型胶原含量与PDGF-β表达量正相关(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的机制可能是各......

    作者:刘元生;陈运贞;王悦喜 刊期: 2001- 04

  • 螺旋CT对正常胰腺变异显示的临床价值

    目的:认识正常胰腺变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螺旋CT(SpiralCT,SCT)双期增强扫描正常胰腺237例横断面图像,回顾性总结了胰腺各个部位常见变异的SCT表现.结果:显示正常胰头颈变异43例,胰体尾变异14例,一例胰头增大系因肠系膜上静脉走行异常而引起.结论:认识正常胰腺变异可以避勉将之误诊为肿瘤,提高对胰腺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石军;吕发金;胡志华 刊期: 2001- 04

  • 肾盂肾下盏夹角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盂肾下盏夹角及结石大小对结石排净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肾下盏结石患者,通过IVU影像,测量夹角与结石直径,并经ESWL治疗,随访2月,观察结石排空情况.结果:68例患者,结石完全排出42例,总的结石排空率为6l.7%.结论:提示肾盂肾下盏夹角,结石直径对结石排净率有重要影响.......

    作者:徐光勇;乔天愚;张唯力 刊期: 2001- 04

  • 垂体后叶MRI信号强度测量的意义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测量的价值.方法:低场MRI正中矢状位T1W1图像上测量正常人(193例)、中枢性尿崩症(31例)及肺癌(33例)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并与桥脑的信号强度相比较.结果:正常垂体后叶829%呈高信号,171%呈等信号,无低信号出现;中枢性尿崩症(96.8%)、部分肺癌(424%)的垂体后叶呈低信号,信号强度比(SIR)小于093.结论:正常垂体后叶未见低信号,垂体后叶低信号是......

    作者:吕发金;罗天友;石军;李咏梅;袁书伟;史斌 刊期: 2001- 04

  • 不同年龄上睑松垂整形术及美学测量分析

    目的:分析年龄与老化上睑松垂的关系及手术前后眼睑美学测量,对切口设计、眶隔及外眦处理提出见解.方法:对150例上睑松垂患者进行整形矫正术,按35~44岁,45~54岁,55~65岁三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眼裂高(H)、内眦角(α)、外眦角(β)变化以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上睑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下垂,且上睑外眦下垂较内眦下垂严重,45~54岁组术后美学测量改善优于55~65岁年龄组.结论:手......

    作者:贺光照;薛斌;杨天荣;石崇云;黄崇本 刊期: 2001- 04

  • RAPD的建立及优化研究

    目的:建立优化的RAPD反应条件,为进一步进行遗传监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小鼠基因组DNA,在一定的RAPD-PCR反应条件下分别改变各组份浓度及退火温度.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紫外透射仪上观察照相.结果:当Mg2+浓度为1.5mmol/L,4种dNTPs各为150μmol/L,Taq酶为15U,引物为02mol/L.模板DNA为50ng,退火温度为38℃,R......

    作者:蒲淑萍;王希;段昌柱 刊期: 2001- 04

  • 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患者血清E-选择素、IL-10和sCD14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病人血清E-选择素(E-SLT)、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可溶性CD14(sCD14)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于术前和术后测定37例创伤病人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E-SLT等浓度.结果:术后合并感染组中:E-SLT和IL-10浓度分别于术后第2、3天开始升高,相关系数r=0.964,P<005;sCD14与TNF-α浓度于术后第1天开始......

    作者:杨镛;杨国凯;罗开元 刊期: 2001- 04

  • 建立肝细胞皮下移植模型用以研究异种移植免疫反应

    目的:建立异种肝细胞皮下移植模型,并探讨用以研究异种移植细胞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方法:用原位肝脏胶原酶循环灌注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分离出的肝细胞存活率达95%以上,分别注射于皮下及脾脏,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及功能观察,HE染色为主,结合G-6P、SDH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肝细胞的存活状态.结果:在术后3~28天期间,脾脏组与皮下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60天时相点脾脏......

    作者:邓小康;姚榛祥 刊期: 2001- 04

  • 鸭γ-干扰素活性体外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鸭γ-干扰素体外活性检测方法.方法:体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是γ-干扰素的生物学效应之一.为检测鸭γ-干扰素活性,采用SephadexG-100诱导产生的腹腔巨噬细胞作为实验体系,观察一氧化氮浓度在LPS,PHA,L-精氨酸刺激的上述细胞中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制备的腹腔巨噬细胞经PHA或LPS活化后,细胞密度较高组一氧化氮产量明显升高,细胞密度较低组则没有显著差......

    作者:单幼兰;黄爱龙;Allison Jilbert;Ieva Kotlarski 刊期: 2001- 04

  • 胫骨髓内固定的治疗现状

    1前言髓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已有数十年的历史,1940年德国骨科医师Kuntscher设计V形钉,治疗成人长骨干中上段横型或短斜型骨折,创立髓内夹板的生物力学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长骨髓内固定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改进固定器械,扩大髓内钉的适应证.胫骨是长管状骨中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胫骨骨折常发生于骨的远侧2/3[2].胫骨位置表浅,开放性骨折相对较多.所有开放性骨折中......

    作者:欧云生;李怀先 刊期: 2001- 04